11月2日至9日,按照学校党委及组织部的安排,我参加了兰州理工大学赴天津大学党务干部培训班,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地考察学习。在一周的学习培训中,听取了7场专题报告,内容包括:大学事业发展总体布局及推进机制、党风廉政建设的新挑战与新机制、领导及有效执行力、十四届四中全会与党治国理政的新变化、大学治理结构、学生党建工作机制创新与实践;学工部、宣传部、工会等部门和药学院、小幼医党总支等二级单位的党建工作介绍。参观了天津大学校史馆、智能电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、教职工活动中心、滨海工业研究院、冯骥才文化研究院和新校区等。主动与天津大学学工部(处)进行对接,进一步深入了解了天津大学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,通过报告、座谈、参观、与对口部门对接等形式,了解了天津大学的治校原则、办学理念和育人之道,特别是作为985、211大学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和普通大学的共性问题、优势问题以及一些先进的理念和做法。感觉很受启发,特别在如何立足我校实际,借鉴好天津大学的先进经验,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,把学校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实,这些问题成为了自己思考和推进工作的重点所在。
一、经过学习、分析和比较,我认为在学生工作方面,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。
1、注重学生党建和思政工作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引领作用
天津大学学生党员组织发展和党校培训工作由学校党委组织部、学工部和学院基层党组织分工负责,充分发挥学校党校和网上党校的培训作用。学生党校针对不同对象有7个层次的培训体系:入党申请人培训、入党积极分子培训、发展对象培训、预备党员培训、新生党员“天麟班”培训、青年政治领袖“含英班”培训、支部书记培训。以“家国情怀、全球视野、创新精神、实践能力”和“创造力、竞争力、领导力”的理念来培养学生党员和学生精英。对学生党员的组织发展按网上党务系统和程序严把入口和培养关,使学生党员真正成为学生中的旗帜和表率,充分发挥朋辈在学风建设和学生成长中的影响和带动作用。
学工部下设本科生教育科,1名分管副部长,5名工作人员。负责组织开展全校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;组织协调全校学生党建工作、网上党务系统和党务社区工作;组织开展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“天外天”网站建设等工作。其中由天津大学自主设计开发的网上党务系统功能完备,方便适用,值得借鉴(学生党建系统详见组织部调研报告)。学校注重校园网络思政工作的场地及软硬件建设,“天外天”网站获教育部全国高校百佳网站,最佳思政创新奖。学校正在筹建基于智能手机的学生管理APP系统,以方便查询学生的任何信息。
2、辅导员队伍建设与发展
天津大学辅导员数量按照研究生1:300、本科生1:250~280的比例进行配置。全校现有90多名辅导员,根据学院学生规模可设专责辅导员和年级辅导员,鼓励年级辅导员从大一年纪一直带到毕业班。
学校人事处授权学工部组织辅导员的选聘工作,人事处只控制每年的辅导员进人计划,学工部具有辅导员聘任、用人的决定权。每年由学工部统一组织辅导员的笔试、面试,新进辅导员(211本科以上)实行同工同酬的校聘合同制,校聘有3~6年的过渡期,过渡期结束考核合格后,可转为事业编制,辅导员岗位工作满四年后可转管理岗位,本科和硕士辅导员不能转教师岗。辅导员选留优先顺序依次为男本科、男硕士、女本科。
学校为辅导员提供双线晋升平台,辅导员可评审思政职称系列,学校将思政职称系列单列,评审办法由学工部制定,学校对思政系列正高级有名额限制,评审较为严格,难度较大。副高及以下职称基本可正常晋升。同时辅导员还可按职级晋升。
3、工作机制及特色工作
天津大学学工部具有本科生教育管理、研究生教育管理、就业指导服务、学生资助管理、心理健康教育、学生武装、宿舍管理、场馆管理职能。学工部下设本科生教育科、本科生管理科、研究生教育管理科、就业指导中心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、心理健康教育中心、武装部、宿舍管理科、宿舍管理中心、场馆中心。学工部班子6人,1正5副,拥有约50个人员编制。学工部、校团委均为辅导员序列。各学院统一配置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1人。每两周召开一次学工系统联席会,学校主管领导出席,学生教育管理的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各学院副书记参加,会上安排部署工作,分析反馈问题。校院两级学生管理职责明确,学工部管宏观运行协调、队伍建设、制度建设、监督检查、考核指导,工作重点侧重宏观层面的学生思政教育引导、安全稳定及就业工作。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主要依托各学院,学院为学生教育管理的主体,辅导员为学生教育管理的一线责任人,班主任主要发挥导师职能,由学院和教务处管理。
学校学籍管理相当严格,实行严厉的转试读生和退学淘汰制度,对作弊的学生取消学位授予资格。学生学风较好,课堂出勤主要靠学生自觉。每年组织开展优秀作业评选活动,从而鼓励学生认真完成作业,鼓励教师认真批改作业。优秀作业评出后,由学生档案馆保存,适时在校史馆展出。
针对学习和心理问题学生推行“重点学生”工程。学工部要求各学院建立“重点学生”档案库。“重点学生”档案内容包括谈话记录、心理辅导、知情同意书、接待录音,与家长沟通等一切围绕个体学生开展的工作记录。细致做好两类重点问题学生的教育管控工作。
二、针对以上借鉴并结合我校学生工作的实际,我认为我校的学生工作须坚持和改进如下:
1、进一步加强学生党建和网络思政工作。
在学工部单设学生思政教育科,增加人员编制和软硬件投入,引入天大网上党务系统和高校“易班”学生互动平台,结合辅导员工作课程化模式,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、网络思政教育及党校培训工作,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的朋辈示范带动作用。
2、坚持校院两级管理,发挥学院学生教育管理的主体职能
坚持学生工作主管领导周例会制度,学院学生主管领导及辅导员西校区坐班制度,同时进一步明确校院两级学生管理职责,职能部门管宏观运行协调、规划制定、队伍建设、制度建设、监督检查、考核指导,学院层面负责学生教育管理的具体工作,特别是进一步加强学生班级、宿舍建设,明晰辅导员、班主任、学生干部的工作职责,落实好“半小时预警机制”,树立“谁的学生谁负责”的主体责任意识和问责制度。
3、继续坚持立德树人、着力推进学风建设的工作思路
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坚持立德树人,认真贯彻落实学校第二次党代会和学生工作会议精神,抓好“三三四四”学生工作重点的落实,通过“抓早、抓小、抓细、抓实、抓严”五抓,着力推进学风建设。针对我校学生的生源及学习现状,继续抓实学风建设的各关键环节,强化日常管理,重视养成教育。继续加强学生的校纪校规教育,严格考试纪律和请假制度,狠抓旷课、考试作弊、通宵上网、校外住宿等不良现象,引导学生增强纪律观念。进一步落实学生晨读、早操、自习等制度,加强对学生的过程督促和检查。以“我的宿舍我的家”文明宿舍创建为带动,重点推进“课堂文明、举止文明、网络文明、宿舍文明、食堂文明”五个文明建设,严格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,引导同学们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。通过表彰宣传在学风建设中涌现出的学风建设标兵班级、学风建设标兵宿舍、三好标兵等典型,发挥朋辈示范作用,引导教育广大同学创先争优。
4、加强全员育人和教学联动工作的落实
在大一新生中落实学校中层干部联系学生班级制度,明确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管理责任,加大对第一课堂学生的组织、考核和管控力度,大胆有效的管理课堂,构建良好的课堂风气,提高课堂教学质量。作为学风建设的主体,学院内部要进一步推动任课教师、辅导员、班主任、学生家长等多层面互动联动,抓两头带中间,重点关注“问题学生”,利用好家长和学校信息平台,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。
5、加强队伍建设、完善考评体系
严格按1:200配备辅导员队伍,健全对辅导员的培养与发展体系,落实辅导员职级制,搭建辅导员“双线发展”的平台,加强对辅导员的管理与考核,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、业务精、纪律严、作风正、稳定高效的辅导员队伍。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,落实班主任职责,完善班主任的选聘、管理和考核机制,严格执行一个班级配备一名班主任。要进一步修订完善学院学生工作的考核评价体系,把学风建设工作数量化、指标化、有形化,突出学风建设的措施和成绩,并以此作为学院学生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标,形成激励机制。
三、需学校层面政策支持方面
1、落实辅导员职级制和思政职称系列单列评审制度,搭建辅导员“双线发展”的平台。
2、在学工部增设“学生思政教育科”,引进天大网上党务系统和高校“易班”互动平台,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党建工作。